当前位置:首页 > 建筑玻璃 > 正文

小米最新总市值3097.64亿港元,近7日上涨18%,你怎么看「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了吗」

  • 建筑玻璃
  • 2025-02-04 15:30:44
  • 其他内容
摘要: 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小米...

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4个问题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

小米最新总市值3097.64亿港元,近7日上涨18%,你怎么看

小米近日利好消息颇多,股价上涨在情理之中。但未来,依然坎坷。

这个问题有些毛病,应该是11月9日的报道。

首先,小米出货量大增。

十月底,雷军宣布小米手机出货量突破一亿台。

尽管在国内出货量下降了不少,但是由于在海外市场的发力,小米手机在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上排名第四,市场占有率大增。

第二,小米手机有望近期进入美国市场。

据报道,小米手机在近日宣布进入美国市场,可能会在2018年12月在纽约、伦敦召开产品发布会。

进军美国,对小米的未来是一个好消息。如果能站得住脚,对它的未来是个好消息。

第三,数家小米生态链公司上市,对小米也是个好的消息。

因为以上三个原因,之前曾经跌去不少的小米股价,这几天持续上涨在意料之中,并不意外。

但是,因为手机市场的饱和,小米向互联网公司转变的速度如何,会影响小米股价的走向,小米的未来,依然坎坷。

小米的新闻在今日头条一直都是被喷的对象,只要讨论小米,下面大多数评论都是喷小米辣鸡的,什么留海屏丑啊,抄袭啊,信号差呀,电池小啊,手机降价喷不降价也是喷,就像装在歼十B上的矢量发动机一样可以360度喷,估计小米跟他们有仇一样


小米暗盘下跌逾3.4%,散户还没卖就每手亏200港元,小米为何不被看好

在小米上市之后20天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,会觉得市场上很多投资者的预期很有意思。小米上市前在暗盘下跌3.4%,反应出散户悲观之心。然后在7月9日上市当天,小米集团16元发行却破发,悲观论调进一步渲染。

但是呢,小米第二天就大涨13%,简直让人跌破眼镜,而且当天成交量很放得很大,随后一周多涨得一发不可收拾,最高达到22元。在这期间,市场上关于小米的论调是很积极的。

所以说,K线决定了人们的心态,一根阳线改变情绪,二根阳线改变观念,三根阳线改变信仰。

现在我们回到问题本身来看,其实开始暗盘下跌乃至当日破发,其实都不用太担心。毕竟有十几万的投资者积极参与认购了小米的股票,包括李嘉诚、马云、马化腾等行业领袖呢。

而从公司基本面看,虽然有很多争议,但是小米还在过去8年时间里达成了一系列创纪录的商业成绩,不到三年时间做到手机行业中国第一,又用三年半又成为印度第一。这些都是人家实力的体现。至于股价,一直有波动的,短期被低估或高估都很正常,只要相信是一家还不错的公司就可以了。

港股不是A股,港股破发是很平常的事情,没必要过度解读,破不破发也不意味着是什么。

不单是港股,美股也是一样,破发是很平常的事情,网易当年,首日就破发了;facebook首日是没破发,次日就破发了(首日仅仅略高于发行价而已)。而现在呢,两者都涨了很多。

而阅文集团,首日大涨一倍,风光得很,但之前跌了差不多一半,差点就跌破发行价;你也许不知道,苹果最惨的时候,股价只有5美元上下,接近退市边缘。

股票价值不是取决于破发与否,也不取决于你已知的那些消息情况上,而在于未来你所未知的潜在的价值上。小米破不破发都不是事,即便破发,IPO拿到融资,雷军以后能扩大企业效益,讲好有故事,以后一样会涨上去。但要是雷军不作为,效益不提升,即便不破发,首日风光大涨,以后还是要还回去的。

提问者要是玩港股的,应该很清楚港股申购新股不是像A股,港股新股是有风险的,并且破发风险比例一点都不低的。

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上市,开盘即跌破17元的发行价,跌幅一度超过5%。截止7月9日上午11.20,小米触底反弹跌幅开始收窄。最近一段时间,中资股在香港以及美国市场,跌破发行价乃司空见惯之事。

小米引领年轻一代的手机消费市场,在设计上非常潮流也很“嗨”。但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,既没有芯片设计能力,也没有创新的整体设计,跟华为手机不可同日而语。但小米的潜力,乃勿容低估。 年轻人的流行风格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改变,所以小米未必能每次都紧跟上时代潮流。

除了手机业务,小米还进军其他行业,比如影视传媒等。这些领域竞争激烈,小米同样在这些领域没有核心竞争力,小米跟乐视网一样,都是靠打造用户生态来生存的。

小米手机、米聊,MIUI是小米公司旗下的三大核心业务,“为发烧而生”是小米的产品理念,小米公司首创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,发烧友参与改进的模式。小米股价下跌也反映为很多机构投资者不看好小米。

欢迎光临寒舍,顺祝本周工作愉快!

小米是独角兽,不假,但沒啥太多的技术含量。且手机等市场竞争激烈,趋于饱和,未来增长空间有限。再之小米上市限亏损传闻,且亏损额度不低。最后上市前公司管理层未经雷军雷布斯,直接奖雷军雷布斯98亿,有融资落袋嫌疑。总之,小米上市,竞争压力大,或疑或信,未来令人迷茫,希望小米一路走好。

雷军套现45亿港元,小米香港上市为何半年蒸发3000亿

谢谢您的问题。小米股市变动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,但最近小米的一些问题暴露在股市上。

雷军在减持。小米的股价下跌,雷军也在抓紧减持。雷军将手头上小米集团的股票减少3.78亿股,折合资金45亿港元,个人持股调整为13.27%。小米给出的解释是,雷军代持的部分股东所持有的投票权发生了变化,雷军本人持股数不变。


销售在减量。虽然2018年小米总体业绩不错,收入同比增长52.6%,净利润同比增长60%。从第四季度开始,销量有所下滑。第4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大概为2500万部,同比比下降12%。市场份额也大幅下滑,现在已经排到华为、OPPO、vivo、苹果之后。最近骁龙855手机,小米9被OPPO和vivo抢尽了风头。供应在减少。小米9最近非常火爆,但是收到了缺货的严重制约,背后反映出了小米经营上的问题,对供应链掌控的能力不足,库存、产量、供应商,内部流程和管理饱受外界质疑,饥饿营销的呼声一直很大。供应链的问题演变成了社会舆论公关的问题。这一切需要雷军在小米9保证供应之后,给出一个合理解释,否则市场对小米的质疑和动摇,会继续体现在股市上。欢迎关注,批评指正。

小米上市说实话有点仓促之举。小米上市的时候正值新机发布,但是上市日期又定在了发布之前,所以市值必然受到新产品发布的影响,市场对此的反馈也很明确,小米8不是市场期待的产品,所以小米一上市就遭遇了一波波折。而且上市之前还被爆出供应链不合格问题,小米虽然声称去解决,但是这种问题肯定还是会对市场态度产生影响的。

顶着这么多压力,甚至愿意暂时放弃产品的突破性去搞上市,小米大概是有什么内部原因,但是显然上市的时间并非理想,导致上市即遭遇打击,现在市值蒸发也算是情理之中,只能希望借米9的设计挽回一波。虽然米9提高了售价,但是至少在设计上追平了同价位竞品,如果能解决缺货问题,市场前景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。

小米IPO融资240亿港元,现在要花最多120亿回购,这样折腾有意义吗

2019年9月3日,小米集团公告称,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股份赎回授权,回购大约120亿港元的股票,2019年小米半年报显示小米总收入为957亿元,同比增长20.2%,净利润57亿元,同比增长49.8%。业绩超过预期,但是股价却一度下跌到8.28港元的历史对低价。

为什么小米股价低迷

原因1:小米国内市场不容乐观,小米2019年Q2国内手机出货量仅有1150万台,不及小米Q2全球销量2430万台的一半。曾经,国内是小米手机的主战场;受国内市场大环境和华为国内发力的影响,如今国内市场已经不再是小米销量贡献的主力了。

原因2:国外市场竞争力减弱,小米在印尼市场大跌;在印度市场,小米尽管连续第八个季度位居第一,但与第二名三星的差距越来越小,有被赶超的风险

小米集团为什么要回购股票

原因1:提振股价,小米上市后股价最高曾经达到22.2港元/股,其总股本240亿计算,总市值达5328港元。以9月3日的收盘价8.7港元计算,市值约2000亿港元,也就是说去年7月初上市的小米集团在过去不到14个月的时间里,市值蒸发了3300亿。

原因2:根据港交所信息披露,小米集团总裁林斌于发布二季度财报后连续三日卖出共计4130.34万股小米股份,售出均价分别为每股9.07港元、8.92港元和8.92港元,套现约3.7亿港元,折合人民币超3.4亿元。林斌此次出售股份,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1.48%,其持股比例从11.67%减少至11.47%。事后,林斌虽然承诺未来一年之内不再减持股份,小米集团总裁林斌在如此低的位置减持股份。已经打击了市场信心。

原因3:维护股东、员工和高管的利益,小米上市才1年不到,股东、员工、高管的股票还在限售期内,小米股价如此低价,会让股东、员工、高管的利益受损,特别是员工,随着小米集团股价不断走低,不利于公司的团结和吸引外部人才。从小米的招股书说披露的信息,截止2018年5月1日,尚未行权的员工B类普通股为2.44亿股,虽然已经过去1年,按照每年行权25%计算,员工还有接近1.83亿普通股没有行权。

到此,大家对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解答时否满意,希望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4解答对大家有用,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。